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是中立理性?還是冷血無知?

一點也不令人意外的,就在1985行動聯盟10月10日「和平」、「理性」、「中立」的活動結束之後,中國黨第三度的在立法院中利用人數的優勢,擋下了軍審法的修正案......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注意到今天軍審法又被擋了 
車輪黨利用其在程序委員會的人數優勢 
挪動議事的討論順序, 把他們認為不重要的議事移到這次院會的討論範圍外 
於是蔡委員就爆氣了
 [爆卦] 蔡煌瑯要一個打3,4個 

事實上就在1985行動聯盟10月10日的活動結束,而參與的民眾還沉浸在當天活動成功的愉悅心情時,就有不少人對於1985行動聯盟當天將藍綠兩黨各打五十大板故作清高的行為提出了質疑,這其中也包含了我在內~「文青(幼?)治國」

為何我們都會質疑將兩黨降半旗的作法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沒有比較就沒有進步。

這些1985行動聯盟的成員可能並不清楚,所謂的民主社會說起來其實非常的簡單,就是我們人民是主子,政治人物則是我們的僕人。而我們身為主子的責任,就是對於僕人的表現加以比較,並根據其對我們的忠心程度與能力,決定是否給予更多的授權,好讓我們的日子更好過。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想請大家回頭想一下,1985行動聯盟那個將兩黨降半旗的作法看起來像什麼?是不是就像一個昏庸無能的主子一樣?然後大家不妨再想一下,如果你是僕人的話,你會想對這樣昏庸無能的主子盡忠盡力嗎?還是你只會想怎樣想辦法欺瞞這個蠢到爆的主子,然後就眼前可得的利益能挖盡量挖?

知道這些之後,你還會覺得中國黨三度擋下軍審法,把那走上街頭的25萬人當成屁的行為很過份嗎?還是面對這種昏庸無能的主子,中國黨的行為也不過是理所當然罷了~

在沒被中國黨戲耍之前,許多參與白衫軍活動的人們總以自己的「中立」、「理性」自豪,並以為自己為台灣民主抗爭活動走出了一條嶄新的路,證明了抗爭活動不是只能用衝突來搏版面、賺知名度,「中立」、「理性」的活動設計一樣可以得到媒體的報導,而且「和平」的活動方式還能爭取到更多民眾的支持,並同時隱隱在心中對於當時穿著黑衣與警方發生衝突的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感到不屑,認為他們根本就是在故意製造衝突,目的不外乎就是為了打造自己未來的從政之路,全然不似自己這般清高無欲。

但是結果呢?結果就是中國黨第三度的在立院的程序委員會擋下了軍審法修正案,以回應1985行動聯盟「中立」、「理性」、「和平」的抗爭活動。

我當然不是說所有的抗爭都必需要有衝突才有效果,但是許多批評抗爭運動中警民衝突的人們從來就不知道,在這些警民衝突發生之前,這些抗爭的民眾又曾經歷過了些什麼。

因為在媒體上所呈現出來的總是那種突如其來的,彷彿天外飛來橫禍一般的抗議衝突場面,所以大家一直都不會知道,這個衝突的發生是經過了多少時間的累積,多少日子的無奈與無力,多少次的欺騙與背叛,又是多少回的求助無門。

而這回中國黨對於1985行動聯盟訴求的無視,其實也是個好機會,可以讓大家想想,如果中國黨對25萬人的白衫軍訴求,都可以直接無視的話,那麼那些人數遠遠不及25萬人的抗爭民眾,又會得到中國黨怎樣的對待?

其實多數的民眾抗爭活動一開始就跟1985行動聯盟一樣,都是「和平」「理性」的,只是當抗爭的民眾一再的被中國黨無視、欺騙、背叛,那種求助無門的無奈與無力又一再的在抗爭民眾的心中累積,那大家覺得最後會發生什麼事呢?

我想我必須說,那些將抗爭活動中的衝突事件視為一種為了個人政治前途算計的解讀,實在是太過無知,也太過冷血無情了。

是中立理性?還是冷血無知?

在過去,抗爭活動對許多人是遠在天邊的存在,並不比變形金剛離我們近到那裏去,出現在眼前的永遠就是令人生厭的警民衝突場面,卻鮮少有人想過,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那個令人們自豪的中立理性到底是種高尚的民主價值?還是不過是人民冷血無知下的殘酷言行?

或許大家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好好的思考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